为规范深圳市会计人员管理,提升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养,深圳市财政局及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了会计人员信息采集、继续教育申报及公需课学习的具体指引。本文详细说明相关流程和要求,帮助会计人员顺利完成操作。
一、会计人员信息采集
会计人员信息采集是会计管理的基础工作,旨在建立全市会计人员信息数据库。具体流程如下:
- 登录平台:访问深圳市财政局官方网站或“深圳会计”服务平台,使用个人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。
- 填写信息:按要求填写个人基本信息、学历背景、工作经历、职称资格等,确保信息真实、准确。
- 上传材料:提交身份证、学历证明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相关材料的电子版。
- 审核确认:提交后由主管部门审核,审核通过后信息入库。未通过需根据反馈修改后重新提交。
信息采集每年需更新一次,如有个人信息变动,应及时在平台上修改。
二、继续教育申报
根据《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》,深圳市会计人员需每年完成继续教育,并申报学分。申报流程包括:
- 学习课程:参加经认可的继续教育课程,包括面授、网络学习等形式。
- 记录学分:完成学习后,系统自动记录学分或由培训机构上传学分信息。
- 申报确认:登录平台,进入“继续教育申报”模块,核对学分记录并提交申报。
- 审核归档:主管部门审核申报内容,审核通过后计入个人继续教育档案。
会计人员每年需完成不少于90学时的继续教育,其中专业课程不少于60学时。申报截止时间通常为每年12月31日。
三、公需课学习指引
公需课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涵盖法律法规、职业道德、信息技术等内容。学习指引如下:
- 课程选择:登录平台后,在“公需课学习”栏目中选择当年规定的课程主题,如《会计法》《网络安全法》等。
- 学习方式:支持在线学习,通过视频、文档、测试等形式完成课程内容。
- 学时要求:公需课一般要求每年不少于30学时,具体以当年通知为准。
- 考核与学分:完成学习后需通过在线测试,成绩合格后自动获得学分,并同步至继续教育系统。
公需课学习灵活便捷,会计人员可根据自身时间安排自主学习,但需注意截止日期,避免影响继续教育申报。
四、教育信息管理
会计人员应定期关注教育信息更新,包括政策变动、课程通知、申报时间等。可通过以下渠道获取信息:
- 深圳市财政局官网公告栏;
- “深圳会计”服务平台或移动APP;
- 相关会计协会或培训机构的通知。
建议会计人员设置提醒,及时完成信息采集、继续教育和公需课学习,以保持执业资格的有效性。
深圳市会计人员需高度重视信息采集、继续教育申报及公需课学习,这些是职业发展的基础。通过规范操作和持续学习,不仅能满足法规要求,还能提升专业能力,适应行业发展需求。如有疑问,可咨询主管部门或拨打服务热线获取帮助。